专利摘要:
一種搬送裝置,其包括:上游側輥,其將片狀之被處理媒體送出至搬送路;下游側輥,其將該送出之媒體供給至處理位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而使其等以定速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且上述控制部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特定資訊,而決定搬送動作開始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
公开号:TW201302593A
申请号:TW101118869
申请日:2012-05-25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Norio Horaguchi
申请人:Seiko Epson Corp;
IPC主号:B41J11-00
专利说明:
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2組輥向處理位置搬送片狀物之裝置等,特別係關於一種不擴大裝置規模即可消除反張力作用於下游側輥之搬送裝置等。
先前,於印表機等裝置中為對用紙等片狀媒體進行處理而需要進行該片狀物之搬送之裝置。作為該搬送裝置,一般始終使用者包括例如:上游側輥,其自儲存片狀媒體之部分將該媒體供給至搬送路;及下游側輥,其將該供給之媒體沿著搬送路向執行印刷等處理之位置搬送。
於此種搬送裝置中,為精度良好地以高品質執行對於所搬送之媒體之印刷等處理,而需要準確地控制媒體自上述下游側輥之供給速度。然而,存在如下課題:若於下游側輥存在自上游側拉伸之反張力,則其控制較為困難。
因此,作為用以克服此問題之技術,先前提出有如下述專利文獻1之提案。於該文獻中,提出有提前上游側輥之驅動時序,又增加其搬送量之觀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56367號公報
然而,於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方法中,因上述提前之驅動時序或搬送量之增加方法不管為何種情況而均固定地決定,故於根據變化之搬送狀態而始終進行適當之控制之方面存在課題。例如,因各輥之磨損情況或媒體之儲存情況(於媒體為卷紙之情形時為該輥之直徑)等而使得施加於各輥之力或搬送力產生變化,故始終以固定值進行之控制中存在如下顧慮,即成為於上游側輥與下游側輥之間媒體無鬆弛之狀況,或反之成為過於鬆弛之狀態而造成與搬送路徑內之構件發生摩擦之狀況,且於下游側輥產生反張力。又,存在如下問題:為不使上述鬆弛消失而始終保持略多些之鬆弛,且為不至於鬆弛至媒體接觸於搬送路徑內之構件而必需擴大裝置規模。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2組輥將片狀物向處理位置搬送之裝置,不擴大裝置規模即可消除反張力作用於下游側輥之搬送裝置等。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方面係一種搬送裝置,其包括:上游側輥,其將片狀之被處理媒體送出至搬送路;下游側輥,其將該送出之媒體供給至處理位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而使其等以定速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且上述控制部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特定資訊,而決定搬送動作開始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所謂特定資訊係指表示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至到達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或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
進而,於上述發明中,其較佳之態樣之特徵在於:上述啟動時序之決定係使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相對於上述上游側輥而延遲。
進而,又於上述發明中,其一態樣之特徵在於: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為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起至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時間。
進而,於上述發明中,另一態樣之特徵在於: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各自之啟動起,經過上述上游側輥自啟動起至達到定速為止所需之時間為止,藉由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各者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之量。又,本發明之特徵在於,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係表示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所需之動力之大小之資訊。
進而,於上述發明中,較佳之態樣之特徵在於:針對每個上述被處理媒體之種類而預先保持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或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及表示上述啟動時序之關係之資訊。
進而,於上述發明中,其較佳之態樣之特徵在於:上述被處理媒體係自保持為卷狀之狀態被供給至上述上游側輥。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印刷裝置,其包括如上述記載之搬送裝置,且於上述處理位置對上述被處理媒體執行印刷。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一種搬送裝置之搬送方法,該搬送裝置包括:上游側輥,其將片狀之被處理媒體送出至搬送路;下游側輥,其將該送出之媒體供給至處理位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而使其等以定速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且上述控制部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特定資訊,而決定搬送動作開始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所謂特定資訊係指表示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或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
又,於上述發明中,其一態樣之特徵在於: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起至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時間,或者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各自之啟動起,經過上述上游側輥自啟動起至達到定速為止所需之時間為止,藉由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各者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之量。
進而,又於上述發明中,另一態樣之特徵在於: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係表示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所需之動力之大小之資訊。
本發明之進一步之目的及特徵根據以下所說明之發明之實施形態即可明確。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進行說明。然而,該實施形態例並不限定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再者,於圖中,對相同或類似之部分標註相同之參照編號或參照記號而進行說明。
圖1係包括應用本發明之搬送裝置之印刷裝置之實施形態例之概略構成圖。圖1所示之印表機2為本實施形態例之印刷裝置,該印刷裝置係以供紙輥29(上游側輥)及搬送輥30(下游側輥)將印刷媒體之用紙26搬送至印刷位置而執行印刷處理,於各搬送動作中,基於上次搬送動作中之兩輥之驅動開始時之行為而決定該兩輥之驅動開始時序,且欲將兩輥間之用紙26之鬆弛始終保持為固定。
如圖1所示,本印表機2為接收來自電腦等主裝置1之指示而執行印刷處理之裝置,此處,作為一例而係將卷紙25用作用紙26,一面搬送用紙26一面連續地執行印刷之印刷裝置。
圖1模式性地表示印表機2之概略構成,印表機2包括對用紙26執行印刷處理之印刷系統及承擔用紙26之搬送之搬送系統。
於印刷系統中設置有印刷控制部21,該印刷控制部21係接收來自主裝置1之印刷指示,並按照該指示而對頭部23發出印刷指令並且對搬送系統之搬送控制部22要求用紙26之搬送。頭部23按照該印刷指令而對在頭部23與壓板24之間以特定速度移動之用紙26執行印刷處理。
於搬送系統中,如圖1所示,搬送控制部22使作為卷紙25而保持於印刷媒體之儲存場所之用紙26沿著搬送路33搬送至頭部23,其後,執行經由排紙輥32而自印表機2排出之搬送動作。
為向該頭部23搬送用紙,而包括以各自所對應之馬達(27A及27B)驅動之供紙輥29(上游側輥)及搬送輥30(下游側輥)。於該兩輥上,從動輥(28A及28B)於對用紙26側施加有壓力之狀態下分別配置於隔著用紙26而對向之位置。
供紙輥29具有將作為卷紙25而保持之用紙26供給至搬送路33之功能,且藉由經由減速機而傳遞之馬達27A之轉矩而旋轉,並藉由與和從動輥28A一同擠壓之用紙26之間的摩擦力而使用紙26移動。
搬送輥30係具有將藉由供紙輥29而供給之用紙26向印刷位置即頭部23之位置搬送之功能,且藉由經由減速機而傳遞之馬達27B之轉矩而旋轉,並藉由與和從動輥28B一同擠壓之用紙26之間的摩擦力而使用紙26移動。
於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分別設置有編碼器31A及31B,將藉由該等而檢測之兩輥之轉速通知給搬送控制部22。
圖1所示之搬送控制部22係控制搬送系統之部分,基於來自印刷控制部21之指示而控制用紙26之上述搬送動作。特別是控制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停止而使其等良好地執行向印刷位置搬送用紙26。於該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停止控制中本印表機2具有特徵,關於其具體之內容於下文進行敍述。
雖未圖示,但搬送控制部22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搬送控制部22所執行之上述處理主要藉由CPU依照儲存於ROM之程式進行動作而執行。
於上述RAM中,暫時地保持處理所需之各資料,且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停止控制所需之上述搬送動作時之各驅動資料、下述等待時間△T係記憶於此。於所記憶之各驅動資料中,包含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開始時間、搬送速度、及所對應之馬達27之Duty(能率)值(此處為供給至馬達27之電流量)。
又,於上述NVRAM中,預先記憶有用以決定上述等待時間△T之關係資訊。關於該關係資訊於下文進行敍述。
再者,包含供紙輥29、搬送輥30、及搬送控制部22之該搬送系統相當於本發明之搬送裝置。
具有如以上所說明之構成之本印表機2係於用紙26之搬送控制中具有特徵,以下,對其具體內容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於本印表機2中,對以特定(固定)速度搬送之用紙26執行印刷處理。若開始印刷處理,則搬送控制部22以使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搬送速度迅速地達到該特定速度之方式進行控制,且將該搬送速度維持至印刷處理結束為止,若印刷處理結束則搬送控制部22使兩輥停止。每次執行印刷處理時均重複執行該搬送動作、搬送處理。
又,於最初設置用紙26之情形時,搬送控制部22係以使用紙26於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間產生固定鬆弛(例如,如圖1所示之鬆弛)之方式控制兩輥,並預先將用紙26搬送至特定位置。此係為了如上述般,使反張力不作用於搬送輥30,藉此可自搬送輥30始終以固定速度向印刷位置供給用紙26。
又,供紙輥29承受作為反張力之用以自位於上游側之卷紙25抽出用紙26之力,故通常,於用紙26之搬送中承受大於搬送輥30之反張力。
因此,於上述各搬送動作之開始時,存在供紙輥29達到上述特定速度為止較耗費時間之傾向。圖2係表示搬送動作之開始時之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行為之一例的圖。於該圖中,橫軸係表示開始驅動後之經過時間(T),縱軸係表示各輥之搬送速度(V)。而且,圖表之曲線A表示供紙輥29之行為,曲線B表示搬送輥30之行為。
如上所述,因與搬送輥30相比較大之反張力作用於供紙輥29,故如圖2所示,供紙輥29(曲線A)達到作為目標之上述特定速度為止之搬送速度之上升變緩。因此,兩輥達到上述特定速度為止之兩輥之用紙搬送量產生差異。於圖2所示之例中,會產生相當於在曲線B與曲線A之間形成之面積之搬送量差(△L)。
因此,若於上述搬送動作之開始時同時啟動兩輥,則在兩輥達到特定速度並以相同之搬送量受到控制為止前,搬送輥30會搬送相當於該搬送量差(△L)之較多的量。此情況會導致降低上述用紙26之鬆弛,且因該搬送量差而亦有導致鬆弛消失之虞。
因此,本印表機2之搬送控制部22執行使於上述初始狀態下生成之鬆弛於上述各搬送動作中大致保持為固定之控制。以下,對其具體之控制內容進行說明。
圖3係例示搬送控制部22所執行之處理之順序之流程圖。以下,根據圖3對針對上述搬送動作之控制內容進行說明。再者,該控制係基於藉由使搬送輥30之啟動時序延遲而消除上述驅動開始時之搬送量差之觀點者,且係基於明確表示卷紙25之餘量等當時之裝置狀況之上次搬送動作時之驅動資料而決定其啟動時序。進而,作為該驅動資料,可執行分別使用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上升時間差(達到上述特定速度為止之時間差)、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至上升為止之搬送量差、及達到上述特定速度後之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各馬達27之Duty值差之方法。
於各搬送動作中,首先,搬送控制部22若自印刷控制部21接收到用紙之搬送開始指示(步驟S1),則取得保持於上述RAM之等待時間△T之值(步驟S2)。該等待時間△T係用以使上述之搬送輥30之啟動時序延遲之等待時間,且係於各搬送動作之結束之後決定並預先保持以供用於下一搬送動作之資訊。即該等待時間△T係於上次搬送動作時所決定之值,關於具體之決定方法於下文進行敍述。再者,於該印表機2啟動之後且為最初之搬送動作之情形時,取得保持於上述NVRAM之預先設定之預設值。又,亦可將於各搬送動作時所決定之等待時間△T之值記憶於上述NVRAM,而自該處取得。
又,搬送控制部22係於上述指示之後使供紙輥29之驅動開始(步驟S3)。即,使馬達27A啟動,其後,以使供紙輥29之搬送速度成為目標之上述特定速度之方式繼續進行控制。再者,搬送控制部22係以基於編碼器31A及31B之檢測結果之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積分微分)控制而進行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控制。
其次,搬送控制部22於該供紙輥29之驅動開始之後,等待經過上述所取得之等待時間△T(步驟S4)後,使搬送輥30之驅動開始(步驟S5)。即,使馬達27B啟動,其後,以使搬送輥30之搬送速度成為作為目標之上述特定速度之方式繼續進行控制。
其後,若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達到上述特定速度,則對兩輥繼續進行定速驅動之控制(步驟S6)。
其後,若自印刷控制部21接收搬送之停止指示(步驟S7),則搬送控制部22進行使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停止之控制(步驟S8)。於該控制中,亦可對兩輥分別進行僅迅速地使速度為0之控制,但較佳為以使此次搬送動作中之兩輥之搬送量變得相同之方式執行使各輥停止之控制。藉此,該搬送動作之開始時之供紙輥29、搬送輥30間之用紙26之鬆弛得以保持。
若以此方式使兩輥停止而結束此次搬送動作,則搬送控制部22根據此次搬送動作中之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驅動狀況,而決定下一搬送動作中之上述等待時間△T並記憶於上述RAM而刪除之前所保持之值(步驟S9)。
該等待時間△T係用以克服因驅動開始時之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行為之差而產生之搬送量之不同者,故可採取根據兩輥之驅動開始時之行為而決定該等待時間△T之方法。具體而言,如上所述,作為一方法,根據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上升時間差而求出等待時間△T。
圖4係用以說明等待時間△T之圖。圖4(A)係與圖2所示之圖表相同,表示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同時開始驅動之情形時之經時性之速度變化,且上述上升時間差於此處相當於△T1。即,上述上升時間差為各輥自開始驅動至達到目標之特定速度為止所需之時間差。
圖4(B)係表示基於圖3而說明之執行本印表機2之控制之情形時之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經時性之搬送速度變化。以曲線B所示之搬送輥30之驅動開始如上述說明般,較以曲線A所示之供紙輥29之驅動開始延遲等待時間△T。藉此,至2個輥之雙方均達到目標之特定速度之時間點(圖中之T3)為止,兩輥各自所搬送之量大致相同(圖中之△L1與△L2之面積大致相同),於該搬送動作中,上述用紙26之鬆弛保持為大致固定。
上述之上升時間差△T1與等待時間△T可謂存在大致成比例之關係,故預先藉由實驗而決定△T=k1×△T1之比例係數k1,並將該資訊作為上述關係資訊而預先記憶於NVRAM。因此,於該方法中,對於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分別求出自驅動開始至到達上述特定速度為止之時間(於圖4之(B)所示之例中,求出TA與TB),根據該等之差算出△T1,並利用作為上述關係資訊之比例係數k1,根據△T=k1×△T1之關係而決定等待時間△T。
再者,記憶於上述RAM之各驅動資料用於該等待時間△T之決定,該等資料係由搬送控制部22適當地取得並加以記憶。又,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搬送速度及所對應之馬達27之Duty值(此處為供給至馬達27之電流量)以特定之時間間隔加以記憶。
第二種方法係根據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至上升為止之搬送量差△L而決定等待時間△T之方法。於該情形時,該搬送量差△L與等待時間△T亦可謂存在大致成比例之關係,故預先藉由實驗而決定△T=k2×△L之比例係數k2,且將該資訊作為上述關係資訊而預先記憶於NVRAM。因此,於該方法中,對於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分別求出自驅動開始算起而於供紙輥29之自驅動開始至達到上述特定速度為止之時間(圖4(B)所示之TA)搬送用紙26之量,根據該等之差算出△L,並利用作為上述關係資訊之比例係數k2,根據△T=k2×△L之關係決定等待時間△T。
於圖4(B)所示之例中,供紙輥29之加速中之上述搬送量係自時間T1至T3為止之搬送量,搬送輥30之加速中之上述搬送量係自T2至T4為止之搬送量,根據該等搬送量之差算出△L。
其次,對第三種方法進行說明。該方法係利用達到上述特定速度後之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各馬達27之Duty值差△D而計算驅動開始時之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行為之差。即,根據上述Duty值差△D決定等待時間△T。
圖5係經時性地表示馬達27A及27B之Duty值之一例的圖。Duty值係以相對值表示供給至各馬達27之電流量,且表示該值越大則應施加於輥之力就越大。
圖5係表示自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驅動開始起之馬達27A(曲線A)及27B(曲線B)之Duty值。通常,因於啟動時需要較大之力,故Duty值為圖5所示之山狀,且於達到目標速度以後成為大致固定之Duty值。
至於欲控制為相同之目標速度之兩個輥,其Duty值越大意味著驅動之負載(驅動所需之動力)越大,即表示對供紙輥29所作用之反張力越大。因此,可根據Duty值差計算驅動開始時之上述之上升延遲。因此,於該方法中,根據Duty值差決定等待時間△T。又,因於驅動開始時之控制中Duty值較大地變動而不穩定,故所使用之Duty值差使用達到上述特定速度以後之穩定之時間段(例如,圖5之P所示之時間段)之Duty值差△D。
於該情形時,因該Duty值差△D與等待時間△T亦可謂存在大致成比例之關係,故預先藉由實驗而決定△T=k3×△D之比例係數k3,並將該資訊作為上述關係資訊而記憶於NVRAM。因此,於該方法中,求出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達到上述特定速度以後之各輥之有代表性之Duty值,根據該等之差算出△D,並利用作為上述關係資訊之比例係數k3,根據△T=k3×△D之關係決定等待時間△T。
再者,上述有代表性之Duty值可設為於預先設定之時間內所檢測之複數個Duty值之平均值。
再者,於該等3種方法中,此處,將用以決定等待時間之資訊(△T1、△L、△D,將該等總稱為△X)與等待時間△T之關係設為線形,但亦可將該等之關係設為△T=f(△X)之函數f。於該情形時,亦事先設定函數f,且作為關係資訊而預先記錄。
若以此方式決定等待時間△T並將其記憶於上述RAM,且對該值進行更新(步驟S9),則結束關於該搬送動作之一系列之控制處理,其後,重複執行相同之處理。
再者,因用以決定上述等待時間之資訊(△T1、△L、△D)與等待時間之關係依用紙26之種類等而不同,故亦可針對本印表機2中所使用之各用紙而預先準備上述關係資訊。
如以上說明般,於本實施形態例之印表機2之搬送系統中,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行為、即基於之前之狀況而適當使搬送輥30之啟動時序延遲。因此,可適當地消除供紙輥29之啟動開始時之搬送延遲,且亦可於搬送動作中使供紙輥29與搬送輥30之間之用紙26之鬆弛大致無變化地保持為固定。藉此,即便卷紙25之餘量等搬送狀況產生變化,亦可消除向搬送輥30作用之反張力,從而可始終自搬送輥30向印刷位置準確地供給用紙26而提高印刷品質。
又,因最初設定之上述鬆弛大致不產生變化,故亦不會產生鬆弛過度而導致用紙26與搬送路之構件接觸之狀況,只要於搬送路內有最小限度之空間即可,亦無需為消除上述反張力而擴大裝置。
又,該搬送方法於使用有向供紙輥29作用之反張力易於產生變化之卷紙25之裝置中可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又,因利用適當之各指標決定上述搬送輥30之等待時間△T,故可進行準確之控制。
進而,如上所述,藉由針對每種用紙而準備上述關係資訊並進行控制,而可進行更準確之控制。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例中,印刷媒體為紙,但只要為片狀之媒體則並不限定於此。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還涉及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及其等價物者。
1‧‧‧主裝置
2‧‧‧印表機
21‧‧‧印刷控制部
22‧‧‧搬送控制部
23‧‧‧頭部
24‧‧‧壓板
25‧‧‧卷紙
26‧‧‧用紙
27A‧‧‧馬達
27B‧‧‧馬達
28A‧‧‧從動輥
28B‧‧‧從動輥
29‧‧‧供紙輥
30‧‧‧搬送輥
31A‧‧‧編碼器
31B‧‧‧編碼器
圖1係包括應用有本發明之搬送裝置之印刷裝置之實施形態例之概略構成圖。
圖2係表示搬送動作之開始時之供紙輥29及搬送輥30之行為之一例的圖。
圖3係例示搬送控制部22所執行之處理之順序之流程圖。
圖4(A)、4(B)係用以說明等待時間△T之圖。
圖5係經時性地表示馬達27A及27B之Duty值之一例之圖。
1‧‧‧主裝置
2‧‧‧印表機
21‧‧‧印刷控制部
22‧‧‧搬送控制部
23‧‧‧頭部
24‧‧‧壓板
25‧‧‧卷紙
26‧‧‧用紙
27A‧‧‧馬達
27B‧‧‧馬達
28A‧‧‧從動輥
28B‧‧‧從動輥
29‧‧‧供紙輥
30‧‧‧搬送輥
31A‧‧‧編碼器
31B‧‧‧編碼器
权利要求:
Claims (18)
[1] 一種搬送裝置,其包括:上游側輥,其將片狀之被處理媒體送出至搬送路;下游側輥,其將該送出之媒體供給至處理位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而使其等以定速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其特徵在於:上述控制部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特定資訊,而決定搬送動作開始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
[2] 如請求項1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特定資訊係表示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
[3] 如請求項1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特定資訊係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
[4] 如請求項1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啟動時序之決定係使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相對於上述上游側輥而延遲。
[5] 如請求項2之搬送裝置,其中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起至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時間。
[6] 如請求項2之搬送裝置,其中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各自之啟動起,經過上述上游側輥自啟動至達到定速為止所需之時間為止,藉由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各者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之量。
[7] 如請求項3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係表示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所需之動力之大小之資訊。
[8] 如請求項2之搬送裝置,其中針對每個上述被處理媒體之種類而預先保持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或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及表示上述啟動時序之關係之資訊。
[9] 如請求項3之搬送裝置,其中針對每個上述被處理媒體之種類而預先保持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與表示上述啟動時序之關係之資訊。
[10] 如請求項1之搬送裝置,其中上述被處理媒體係自保持為卷狀之狀態被供給至上述上游側輥。
[11] 一種印刷裝置,其包括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搬送裝置,且於上述處理位置對上述被處理媒體執行印刷。
[12] 一種搬送方法,其係如下之搬送裝置之搬送方法,該搬送裝置包括:上游側輥,其將片狀之被處理媒體送出至搬送路;下游側輥,其將該送出之媒體供給至處理位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而使其等以定速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該搬送方法之特徵在於:上述控制部基於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特定資訊,而決定搬送動作開始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
[13] 如請求項12之搬送方法,其中上述特定資訊係表示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
[14] 如請求項12之搬送方法,其中上述特定資訊係上次搬送動作時之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
[15] 如請求項12之搬送方法,其中上述啟動時序之決定係使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時序相對於上述上游側輥而延遲。
[16] 如請求項13之搬送方法,其中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啟動起至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時間。
[17] 如請求項13之搬送方法,其中表示達到上述定速為止之行為之資訊係自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各自之啟動起,經過上述上游側輥自啟動起至達到定速為止所需之時間為止,藉由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各者搬送上述被處理媒體之量。
[18] 如請求項14之搬送方法,其中上述定速時之驅動資訊係表示上述上游側輥及上述下游側輥之驅動所需之動力之大小之資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81511B|2015-04-21|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TWI457267B|2014-10-21|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TWI477431B|2015-03-21|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JP2017109872A|2017-06-22|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5782844B2|2015-09-24|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TW201309578A|2013-03-01|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TWI464102B|2014-12-11|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US9180713B2|2015-11-10|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for preventing warping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film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5776386B2|2015-09-09|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736969B2|2015-06-17|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790154B2|2015-10-07|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US9975721B2|2018-05-22|Conveyance device, printer, and conveyance method
JP5874205B2|2016-03-02|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2009186854A|2009-08-20|連続紙電子写真装置のヒートロール駆動制御方式
JPH0648628A|1994-02-22|プリンタの給紙装置
JPH09164737A|1997-06-24|記録装置
JP6210703B2|2017-10-11|プリンタ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20040799A|2020-03-19|記録装置
JP2013159408A|2013-08-19|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EP2772363B1|2016-05-18|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3001486A|2013-01-07|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804826B2|2015-11-04|画像形成装置
EP2772461B1|2016-01-06|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JP5776388B2|2015-09-09|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2016169057A5|2018-04-19|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57267B|2014-10-21|
CN102806781A|2012-12-05|
US20120305621A1|2012-12-06|
CN102806781B|2015-04-0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4669721A|1986-04-21|1987-06-02|Bell & Howell Company|Sheet transport with bowed guide|
JP2624795B2|1988-09-02|1997-06-25|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紙葉類の斜行修正方法|
JP3039703B2|1990-05-22|2000-05-08|キヤノン株式会社|情報記録装置|
JP2811952B2|1990-10-22|1998-10-15|ミノルタ株式会社|シート搬送装置|
JP4047562B2|2001-08-31|2008-02-13|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シート斜行矯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70620A|2003-12-12|2005-06-30|Pentax Corp|連続紙用プリンタの用紙搬送機構、及び連続紙用プリンタ|
US7665817B2|2006-11-29|2010-02-23|Xerox Corporation|Double reflex printing|
JP5298954B2|2008-04-10|2013-09-25|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プリンターの記録紙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CN102049907A|2009-11-05|2011-05-11|芯发威达电子有限公司|彩票检测装置|
CN102815557B|2011-06-08|2015-06-03|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输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输送方法|JP6601005B2|2014-09-05|2019-11-06|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記録装置|
JP2017170750A|2016-03-23|2017-09-28|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媒体送り装置および媒体送り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58932B2|2016-06-10|2020-09-23|キヤノン株式会社|画像形成装置|
JP6841056B2|2017-01-30|2021-03-10|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法律状态:
2014-10-21|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19965A|JP5790154B2|2011-05-30|2011-05-30|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2011119964A|JP5736969B2|2011-05-30|2011-05-30|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返回顶部]